揭示地钱精子功能中广泛存在的 N4胞嘧啶甲基化的关键作用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11日

  来源:Cell

  文章内容   

揭示地钱精子功能中广泛存在的 N4胞嘧啶甲基化的关键作用

在生命的微观世界里,DNA 甲基化一直是科学家们密切关注的焦点。在原核生物中,DNA 甲基化以 N6 - 甲基腺苷(6mA)、N4 - 甲基胞嘧啶(4mC)和 5 - 甲基胞嘧啶(5mC)三种形式存在,它们在基因组防御和转录调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在真核生物领域,情况却复杂得多。6mA 在多细胞真核生物中的存在备受争议,其极低的检测水平常被认为可能是细菌污染所致;4mC 在真核生物 DNA 中的存在同样充满谜团,由于检测到的含量通常低于技术假阳性率,使得它的存在与否及功能都难以确定 。而 5mC 虽然在真核生物中较为普遍,但在一些模式生物中却又独立缺失。在植物的发育过程中,5mC 发挥着众多重要作用,例如在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会发生大规模的 5mC 重编程,这对于促进细胞全能性和生殖功能至关重要;在开花植物的精子发生过程中,5mC 重编程也参与调节基因表达,进而推动生殖功能的实现。但地钱作为一种早期分化的陆地植物,其精子发生过程中的 DNA 甲基化机制尚不明晰,这就为科研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和研究方向。
为了深入探索这些未知领域,来自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John Innes Centre)、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stria)等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关于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精子发生过程中 DNA 甲基化动态和机制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杂志上,为我们揭示了许多重要的信息。
研究人员在此次研究中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在样本处理方面,精心分离了地钱成熟精子以及处于精子发生后期的单个精子器。在检测分析上,综合采用了 RNA 测序(RNA - seq)、亚硫酸氢盐测序(BS - seq)、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技术(LC - MS)、单分子实时测序(SMRT - seq)等多种先进技术,从不同角度对样本进行深入分析,以获取全面且准确的数据。
研究结果如下:
  1. 精子发生过程中的 DNA 甲基化重编程:研究发现地钱精子发生过程中存在两次广泛的 DNA 甲基化重编程浪潮。第一次,5mC 从转座子扩展到整个基因组,在精子发生过程中,转座子区域的胞嘧啶甲基化显著增加,非 CG(CHG 和 CHH)甲基化也从精子细胞阶段开始逐渐扩展,覆盖基因组的比例不断上升。第二次,在精子成熟的最后阶段,4mC 在基因区域广泛建立,CG 甲基化在此阶段大量增加,最终在成熟精子中占据基因组的 94%。并且,受精后精子的高甲基化状态会完全逆转,胚胎的甲基化模式与叶状体相似12
  2. 非 CG 甲基化重编程的机制:通过对甲基转移酶(Dnmts)转录动态的研究,发现 MpDNMT3b 和 MpCMTa 在精子发生过程中表达显著增加,且其表达模式与转座子甲基化增强和非 CG 甲基化扩展的时间相关。通过生成这两个基因的敲低突变体,证实了 MpDNMT3b 和 MpCMTa 介导了精子中的非 CG 甲基化重编程34
  3. 4mC 甲基转移酶的发现与验证:研究人员发现两个在精子发生后期特异性表达的基因 MpDN4MT1a 和 MpDN4MT1b,它们与原核生物的 N4胞嘧啶甲基转移酶聚类,且含有该酶催化域的特征序列。通过 DNA 斑点印迹免疫分析、LC - MS 等实验,证实了 MpDN4MT1a 是催化地钱精子中广泛 4mC 甲基化的关键酶,而 MpDN4MT1b 在这一过程中不起作用56
  4. 4mC 的分布特征:4mC 主要发生在 CG 环境下的基因区域,通过 BS - seq、SMRT - seq、4mC - Tet 辅助亚硫酸氢盐测序(4mC - TAB - seq)和载脂蛋白 B mRNA 编辑催化多肽样介导的脱氨测序(4mC - AMD - seq)等多种方法验证,发现转座子区域主要是 5mCG 甲基化,而基因区域则以 4mCG 为主,且 4mC 在基因区域的分布与 5mC 存在互补关系78
  5. 4mC 对精子功能的影响:4mC 在精子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参与了精子成熟过程中的转录关闭。通过染色质可及性分析(ATAC - seq)和 RNA - seq 发现,4mC 缺失会导致精子染色质可及性增加,转录组发生改变。此外,4mC 还影响精子的运动性和生育力,Mpdn4mt1 - 1 突变体精子的运动速度和方向性明显降低,生育力显著下降,且受精后胚胎发育出现缺陷的比例增加910
    在研究结论与讨论部分,该研究首次明确证实了 4mC 在真核生物地钱精子中的广泛存在及其重要功能。MpDN4MT1a 作为催化 4mC 的关键酶,其起源可能与细菌的水平基因转移有关,并且已经适应了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功能需求。4mC 在精子基因区域的广泛存在,可能为受精后胚胎发育中父本基因组的识别提供一种机制,它的缺失会导致胚胎发育出现缺陷。此外,研究还发现地钱精子发生过程中的 DNA 甲基化重编程与哺乳动物配子产生过程中的 DNA 甲基化重编程存在相似之处,这表明表观遗传重编程在有性生殖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目前对于 4mC 抑制染色质可及性和转录的机制尚不清楚,4mC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消失的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总体而言,这项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真核生物 DNA 甲基化的功能和机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拓展了我们对真核生物表观遗传学的认知,为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流讨论   

 

相关视频 猜你喜欢

生物通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所有页面内容、图片和设计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
Copyright © 2000-2020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栏目业务联系电话:广州 020-8751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