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04日
来源:生物通
文章内容
1.同域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组差异的对比特征
尼加拉瓜火山口湖幼鱼的群体基因组分析表明,多基因结构促进了同域物种的形成。
2.不同口渴类型的细胞基础
作者揭示了终板内渴驱动神经元的不同转录细胞类型,并表明神经元类型的独特组合对不同的口渴状态作出反应和介导。
3.一种嗅觉测量方法可以产生嗅觉位变异构体
通过收集近50000种对气味的感知评估,我们得出了一种可靠的物理化学测量方法,该方法将气味结构与气味感知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嗅觉位变异构体。
4.重新编程恢复了年轻的表观遗传信息和视力
三种山中转录因子在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的表达恢复了年轻鼠的DNA甲基化模式,促进了损伤后轴突的再生,并逆转了青光眼小鼠模型和老年小鼠的视力丧失,这表明哺乳动物组织保留了可以获取的年轻表观遗传信息的记录改善组织功能。
5.张力不均一性决定了心肌壁的形态和命运
单个心肌细胞力学性质的差异促使其分离成致密层和小梁层,从而将发育中心脏的心肌从简单的上皮细胞转化为具有不同细胞命运的复杂图案组织。
6.人血清代谢组潜在参考因素
在475个表型个体中测量了1251种代谢物的水平,机器学习算法表明,饮食和微生物组是对这些代谢物水平预测能力最强的决定因素。
7.巨病毒的广泛内生作用塑造了绿藻的基因组
作者指出,从巨病毒中衍生出的大量内源性病毒元素是绿藻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
8.COVID-19炎症与C5a-C5aR1轴激活的关系
使用抗C5aR1单克隆抗体阻断C5a–C5aR1轴,可防止与COVID-19相关的炎症。
9.抑制LTβR信号激活WNT诱导的肺再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中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信号阻断恢复WNT信号和上皮修复。
10.剪接因子YBX1介导JAK2突变肿瘤的持续存在
抑制Janus激酶JAK2的下游靶点YBX1可使骨髓增生性肿瘤细胞对JAK敏感,并可提供一种在人类造血肿瘤中根除此类细胞的方法。
11.小分子诱导聚合引发BCL6降解
小分子BI-3802与致癌转录因子B细胞淋巴瘤6(BCL6)的结合诱导BCL6聚合,导致其被SIAH1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
12.表观遗传治疗诱导SINEs和ADAR1依赖性反转录
反向重复Alu元件是药物诱导免疫原性双链RNA的主要来源,RNA脱氨酶ADAR1使其不稳定,从而限制了免疫反应的激活。
13.SLC25A51是哺乳动物线粒体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转运体
SLC25A51是一种完整的NAD+进入哺乳动物线粒体的转运蛋白,是维持线粒体NAD+库和呼吸功能的必需物质。
14. 一种早寒武纪的真节肢动物,竟嵌有其他不同节肢动物祖先的特征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澄江动物群中发现了节肢动物不同祖先到真正节肢动物进化的关键 “缺失环节”, 一种过渡化石章氏麒麟虾,它为节肢动物的起源和早期进化提供了见解。
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