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找到玉米的“缺失的一环”


  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14日

  来源:AAAS

  文章内容   

Nature:找到玉米的“缺失的一环”

冷泉港实验室(CSHL)已经开始揭开一个长达千年的谜团。我们的故事开始于九千年前。就在那时,玉米第一次在墨西哥低地被驯化。大约5000年后,这种作物与来自墨西哥高地的一种叫做teosinte mexicana的物种杂交。这导致了冷适应性。从这里开始,玉米传遍了整个大陆,产生了现在我们饮食中很大一部分的蔬菜。但它是如何如此迅速地适应的呢?是什么生物机制让这种高原作物的性状得以形成?今天,一个可能的答案出现了。

CSHL教授和HHMI研究员Rob Martienssen一直在研究RNA干扰,小RNA沉默基因的过程,20多年来,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员Jerry Kermicle进行了一个奇怪的观察。他的实验将半不育大刍草杂交品种与传统玉米杂交,结果它们的后代表现得非常不寻常。在正常遗传的情况下,后代最终应该是完全不育或可育的。但无论Kermicle将这些杂交品种与玉米杂交多少次,所有的后代也都是半不育的。发生了什么事?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Martienssen和研究生Ben Berube对半不育后代的数百个花粉粒进行了基因组测序。他们发现,每只大刍动物的基因组中都有相同的片段。

“有两个基因组片段,一个在第5号染色体上,一个在第6号染色体上,它们总是遗传的。这告诉我们负责的基因一定在这些区域,”Martienssen说。

在第5号染色体上,他们发现一种叫做Dicer-like 2的基因会产生一组小rna,这种小rna通常存在于半不育的杂交玉米中,而不是传统的玉米。有了这个发现,Martienssen实验室能够确定他们所谓的大刍草花粉驱动(TPD)。

这种“自私”的遗传系统排除了缺乏基因驱动的竞争花粉粒。它导致玉米-大刍草杂交后代将某些性状更多地传给雄性而不是雌性。这一发现可能对农业产生重大影响。但在Martienssen看来,这一发现比其潜在的杂草控制应用更重要。

“我对进化方面更感兴趣,这对驯化过程可能意味着什么,以及它如何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Martienssen说。

如果墨西哥teosinte是“玉米中的尼安德特人”,Martienssen可能在TPD玉米中发现了“缺失的一环”。这一突破可以解释玉米是如何在美国各地茁壮成长的,但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小RNA在植物和动物精子细胞中如此普遍,包括我们自己。

 

  交流讨论   

 

相关视频 猜你喜欢

生物通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所有页面内容、图片和设计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
Copyright © 2000-2020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栏目业务联系电话:广州 020-8751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