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31日
来源: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文章内容
2024年8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甘怡群课题组在高影响力学术期刊 Current Opinion in Behavioral Sciences(中科院二区)发表题为What doesn’t kill us makes us stronger: insights from neuroscience studies and molecular genetics的论文,这篇论文综述了关于心理韧性的最新研究,并探讨了心理韧性如何、以及何时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压力,同时保持生活中的幸福感。
这篇文章探讨了压力下个体如何通过心理韧性(resilience)来有效应对压力并维持心理健康。文章综合了最新的神经科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分析了心理韧性的机制和个体差异,并讨论了如何通过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和赋予意义(meaning-making)等策略来促进压力下的成长。
文章总结了心理韧性的神经和遗传机制,并强调了认知重评、自我肯定和赋予意义在促进压力相关成长中的作用。 指出了vlPFC和vmPFC在心理韧性形成中的关键作用,以及DMN在赋予意义过程中的重要性。 强调了遗传因素在塑造个体在逆境后的心理韧性中的复杂相互作用。
文章强调了心理韧性是一个多维度的现象,涉及认知、生理和神经机制,以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机制,可以为开发更有效的预防和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以增强个体在面对压力和逆境时的适应能力和恢复力。
最后,论文讨论了心理韧性领域的未来方向。首先,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心理韧性的神经机制。其次,机器学习可以为个体干预效果预测和精确匹配干预计划提供重要的方法论基础。此外,结合个体特征(如基因、个性、生活经历和应对方式)和特定压力情境,可以设计更加个性化的干预计划,比你更强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期待进行精准干预。
总的来说,这篇论文通过整合跨学科的研究成果,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以理解压力如何转化为成长的机会,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增强个体的心理韧性和幸福感。
甘怡群教授为本文第一及通讯作者,合作者为甘怡群教授课题组的博士生黄慧清、吴雪冰和硕士生孟萌。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1076)的支持。
参考文献:Gan, Y., Huang, H., Wu, X., & Meng, M. (2024). What doesn’t kill us makes us stronger: insights from neuroscience studies and molecular genetics. Current Opinion in Behavioral Sciences, 59, 101431.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nvent.2024.100755
2024-08-30
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