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1/USP13/WWP1信号轴通过去泛素化调控WWP1促进肝细胞癌恶性进展的机制研究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04日

  来源:Cellular & Molecular Biology Letters

  文章内容   

YY1/USP13/WWP1信号轴通过去泛素化调控WWP1促进肝细胞癌恶性进展的机制研究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六大高发恶性肿瘤,其高死亡率与缺乏有效治疗靶点密切相关。尽管近年来靶向治疗取得进展,但70%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亟需揭示新的分子机制。蛋白质泛素化修饰作为关键翻译后修饰(PTM),通过E1-E2-E3酶级联反应调控底物降解,而去泛素化酶(DUB)可逆转这一过程。USP13作为DUB家族成员,在多种癌症中呈现"双刃剑"作用,但其在HCC中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团队通过多组学分析发现USP13在HCC中异常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研究采用22例临床样本验证USP13蛋白水平升高,并通过TCGA数据库证实其与患者总生存期(OS)、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的负相关性。为阐明机制,研究人员构建USP13敲低/过表达的HCC细胞系,结合CCK-8、Transwell、肿瘤球形成等实验证实USP13促进增殖、迁移和干细胞特性。关键发现是通过Co-IP和免疫荧光首次鉴定WWP1为USP13新型结合蛋白,并利用泛素突变体证明USP13特异性去除WWP1的K29/K48泛素链,通过蛋白酶体途径稳定WWP1蛋白。

分子机制研究揭示:

  1. ​USP13-WWP1互作机制​​:通过构建USP13截断体(aa1-300/aa1-624含UBP域,aa301-863/aa625-863含UBA域)证实其N/C端均可结合WWP1,免疫荧光显示二者核内共定位。
  2. ​去泛素化特异性​​:K29R/K48R泛素突变体实验显示USP13主要清除K29/K48链,MG132(蛋白酶体抑制剂)可阻断USP13缺失导致的WWP1降解。
  3. ​下游通路激活​​:USP13-WWP1轴激活Akt/mTOR但不影响PTEN表达,与Lee等报道的WWP1通过K27泛素化抑制PTEN二聚化机制一致。
  4. ​转录调控层面​​:通过ChIP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YY1结合USP13启动子区(-143~81bp的AAAAATAGCGTC motif),形成YY1→USP13→WWP1正向调控轴。

动物实验证实皮下移植瘤模型中USP13促进肿瘤生长,而WWP1抑制剂I3C(20/40mg/kg)可逆转该效应。临床样本免疫组化显示YY1/USP13/WWP1表达呈正相关,且三蛋白高表达组肿瘤体积更大(P=0.029)、微血管侵犯更频繁(P=0.026)。

该研究创新性在于:

  1. 首次揭示USP13通过非经典K29/K48去泛素化调控WWP1稳定性;
  2. 发现YY1是USP13的新型转录激活因子;
  3. 提出YY1/USP13/WWP1轴可作为HCC治疗新靶点,尤其对90.9% HBV阳性中国患者具有临床转化价值。

局限性在于临床样本量较小(n=22/28)且多为早期HCC,未来需扩大队列验证。研究为理解HCC中泛素化-去泛素化动态平衡提供了新视角,USP13抑制剂或与现有Akt/mTOR靶向药联用可能成为潜在治疗策略。

 

  交流讨论   

 

相关视频 猜你喜欢

生物通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所有页面内容、图片和设计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
Copyright © 2000-2020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栏目业务联系电话:广州 020-87511980